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图片新闻 政策法规 百科知识 领导分工 关工工作 休闲娱乐 老干部风采 老干部学习之友
首页> 老干部学习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干部学习之友 第五期 聚焦热点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010-08-24 访问次数: 字号:【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

增强党性、改进作风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是党的执政使命的承担者。他们的党性和作风状况,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十七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党建研究会把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问题研究作为2009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由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于均波牵头,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李玉赋、欧阳坚、李卫红、王祥富、孙会,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赵宗鼐、张柏林、徐乐义、尚文、金鉴、张志新等指导了课题研究,特邀研究员谷安林、邵忠和、田炳臣、张竹梧,副秘书长贺兴洲、崔少鹏、董俊山等参与研究。北京市党建研究会为牵头单位。8个子课题分别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沈阳市党建研究会,北京市党建研究会、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党建研究会、深圳市党建研究会,中央直属机关党建研究会、中国出版集团直属机关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宁波市党建研究会,安徽省党建研究会,吉林省党建研究会,河北省党建研究会、新华社等14个单位承担。

      20095月至9月,各课题组采用收集研究文献资料、走访座谈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在本地区、本单位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同时,全国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分三路,赴吉林省长春市、延边州,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江西省南昌市、吉安市、井冈山市;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汕尾市以及深圳市,进行实地调研。期间,召开座谈会14次,到会107人;专访了从省部级到县处级的离退休和现职领导干部24人。还向6个省(市)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62份,回收率为97%。在此基础上,20099月由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起草总报告初稿,随后又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做了进一步修改。现将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面临的新挑战新考验

      调研中接触到的许多同志都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问题既是老问题,又是新课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这是我们党自建党特别是执政以来始终关注并不断加以解决的问题。说是新课题,是因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考验,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主动应对。

      1.党长期执政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从近二十年世界政党变化来看,1989年,东欧八国的共产党垮台;1991年,苏联剧变;1993年和2009年长期执掌政坛的日本自民党两度在大选中败北;1996年,印度国大党在连续执政45年后丧失了执政地位;2000年,掌权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大选中被挫败;2009年欧洲各国的社会党又在大选中普遍失利。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带有共性的原因就是一些官员的不良品德和行为败坏党的形象,导致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深刻地警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断加强党性党风建设,对掌握各种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具有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使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改革开放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30多年后的今天,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更加繁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带来冲击,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新的挑战与既有矛盾相互交织,加大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难度。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凸现出的城乡差距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干群矛盾问题等等,无不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引起各方面群众的关注。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素质、提高执政能力,着力解决不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问题,解决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3.发展市场经济给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带来的新考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了生产力,引导和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增强效率观念、平等观念、民生观念、法治观念等。从消极因素分析,一是市场经济的竞争特质更多体现的是人的自我奋斗、自我发展,这与党性原则所要求的组织观念、集体主义的理念会发生碰撞。二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所谓按酬付劳会与党性要求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精神相悖。三是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无利不起早;而党性要求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淡泊名利,为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样,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加强党性党风建设,就很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发生蜕变。此外,党员领导干部生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还经常会面临寻租以及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对坚持党性原则和优良作风形成挑战。

      4.外部环境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产生的新影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呈现新特点。在国内,还呈现出境外因素与境内因素相互交织,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交织的复杂局面。与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相关联的有:当前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对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所谓普世价值对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们党执政合法性、各项方针政策合理性发出的挑战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忠诚、辨别力的冲击和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等等。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花样翻新,更要求我们主动应对,通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来粉碎敌对势力的进攻,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总的来看,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状况是好的,同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是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和作风建设,出台了不少制度和举措,各地在实践中也进行了许多有价值、有实效的探索,如加强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训教育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将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强化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形成有利于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良好氛围,等等。这些都产生了良好效果,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坚持。

      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和作风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某些问题相当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问卷调查中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状况的评价,表示满意的比例比较低。这个结果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的状况不容乐观。正如座谈中有的同志提到的,虽然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党性不纯、党风不正的情况仍在继续蔓延!因此,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把党性党风的问题解决好。

      二、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动摇。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上存在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调研中,一些党建专家认为,现在对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以利益至上为主要特征的市场观念已经大过党和人民高于一切的党性观念,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市场观念冲淡甚至冲掉了党性观念。有网民评价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是远的,理论是虚的,金钱是实的,权力是硬的。因此他们放弃远的,丢掉虚的,捞到实的,弄到硬的。具体表现:一是当领导干部的仕途与自我设计一致时,矛盾还不突出;而与个人设计相冲突时,就想念动摇,不讲党性、不相信党。二是一些曾经任职多年的领导干部,抛弃了政治信仰,只相信权力和金钱。三是对党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知之甚少,有的说话办事、处理问题采取的是江湖方式而不遵循党的原则。四是对党的忠诚弱化。调研中有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把入党誓词落实了,有多少人把为共产主义奋斗作为毕生的追求?上级领导不听真话,调研时只看好的;下面不讲真话,当着上级讲一套,背着上级讲怪话。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看风水,拜神灵,祈祷升官发财、大富大贵。五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双面人现象严重。现实生活中,很难判断哪些人是后来变成双面的,还是原本就没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某地一位组织部长说,他不出事,你就无法知道他信不信马列、信不信共产主义。

      2.宗旨观念淡薄。在调研中有些同志反映,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党和国家的利益、老百姓的诉求,而是个人的政绩、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有的同志把这类现象概括为思想上脱离群众,感情上冷淡群众,作风上远离群众,工作上伤害群众,品德上低于群众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具体表现:一是对群众缺乏感情,老百姓的疾苦无人问津。一位乡镇领导干部说,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认为群众蛮不讲理,所以能骗就骗。二是决策时主要考虑是否符合自己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如果对自己不利,明明是能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事情也很不办;只要有利于小团体,明明是损害群众利益、贻害子孙的决策,也能获得通过。在遇到非公企业与群众发生利益冲突时,常常是站在老板一边,为老板服务。三是有的年轻领导干部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位省级党校副校长直言:一些干部还是把个人政绩放在前面,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二位。四是领导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态度冷漠,是导致群体事件、突发事件、越级上访呈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市委副书记说:一些群体事件是干部处事不公把群众气出来的,是干部解决问题不及时把问题拖出来的,甚至是干部不负责把群众推出来的。这些话发人深省。

      3.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不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指导实践的本领缺失。表现在:一是缺乏调查研究意识。用主观意愿代替调查研究,凭印象和经验办事。二是不会调查研究。道听途说,罗列现象,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找不准问题的本质。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给您的突出印象时,选择下基层目的不明确,指导工作不得要领走马观花这两项比较集中。三是只唯上,不唯实。在上级领导到下级单位调查研究之前,下级就已经踩好点,布置妥当,甚至谁发言、讲些什么都严格规定;群众有意见也不敢讲了,调研结果不符合实际,群众反映很大。有的干部宁可花时间揣摩领导意图,把精力放在照搬领导讲话上,也不愿意下力气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学风不正,搞新八股和形式主义,本可以直奔主题,简要地把问题讲清,却要洋洋万言,空话、套话连篇,不考虑实际效果。

      4.缺乏民主作风。主要表现有:一些主要领导干部以个人意志代替集体意见,大小权独揽,自恃有能力,遇事不征求意见,总以为自己决策就是对的;对推进党内民主犹豫不决、推三阻四,即使制订了相关制度,在执行时也常常简化民主程序,走过场,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党内开展批评难,特别是不敢对领导干部开展批评,哑巴常委不少;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愿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不能经常进行自我解剖,开展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谈缺点错误避重就轻,说问题轻描淡写,等等。

      5.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思进取,没有把心思用到工作上。主要表现:一是懒散、拖拉、不作为、少作为。这次调查问卷中,认为现在领导干部党性党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议多、讲话多、套话多的比例最大。一些同志反映,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二是安于现状,小绩即满,有的领导干部感觉仕途已经到顶,工作就没有了动力,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群众称这种干部是出了问题就推、有了荣誉就抢的混事官、拖沓官。三是对一些短期内难以出成绩却又事关民生的问题不愿解决,更多关注的是GDP和地方财税增长、招商引资项目。四是一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个人升迁上,千方百计地跑上级领导、跑推荐人、跑选举人,游说联络,请客送礼。

      6.贪图享乐比较严重。一部分领导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具体表现:一是有的干部赌博、泡三陪、包二奶。二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不高,吃喝招待却是高规格、大排场,还大建豪华办公楼。三是想方设法用公款满足个人享乐需要,公务消费奢侈成风。公务用车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被看作地位、权力的象征,违规超标配车用车。四是有些党员干部时常出入豪华宾馆,吃饭必用名酒名烟;有的甚至一天不大吃大喝就不好受。五是打着出国考察的幌子,旅游观光、挥霍公款,甚至借机滞留国外。六是思想蜕变,交了不该交的朋友,去了不该去的场合,吃了不该吃的宴请,甚至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调研中,不少同志认为,以上这些问题已不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的个别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三、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和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除了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之外,就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和党内情况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坚强的党性和和优良的作风取决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当调查问卷问到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淡薄的主要原因时,35.9%的回答者选择了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世界改造不足29.6%选择了理想信念教育不够,而选择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国际大环境影响的分别占29.5%5.0%

      调研中了解到,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世界改造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不够或者干脆就不学,不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有些领导干部借口忙于抓工作,忽视理论学习;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理论学习无用,宁可把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都用在休闲上;有的则对厚黑学、官场文化方面的书籍兴趣浓厚。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作表面文章,走过场、走形式。调研中相当一部分同志反映,一些中心组学习,由于学风不正,已经成为新的形式主义,讲课的人照本宣科,很少有人记笔记,也不安排研讨交流;找些普通干部列席中心组学习,而班子成员却时常缺席;学习质量差,效果不佳。

      从组织角度分析,一位区委组织部长认为,一些党委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重视不够,有的党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上,搞项目挂帅,很少过问党建,很少直接抓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党委书记都不重视,党性党风建设怎么加强?

      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使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做到防微杜渐,由犯错走到犯罪。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堕入犯罪深渊的领导干部曾经有好的一面,不少曾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也不乏能力才华;但是由于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对自己要求越来越松,标准越来越低,直至不信马列不信党,由严重的作风不正发展成腐败堕落,最终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2.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以及选拔任用还存在薄弱环节。调研中大家反映,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方面。在干部教育上,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对于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研究探索不够,空洞说教多、照本宣科多。有的地方过多追求授课手段的花样翻新,教育内容方面缺乏统筹安排,简单地迁就党员干部的个人需求和兴趣。有的虽然顾及到新形势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但往往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有的领导同志反映,一些党校党性教育熔炉的功能呈弱化态势。在党校教学改革中,普遍推行了菜单式教学,即凭学员的喜好,缺什么补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就带来一种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内容淡出课堂。许多同志呼吁,不要简单地以新课程挤占或取代党性教育课,认为不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等于丢了根本。

      调研中,还有的同志认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上的苍白无力,是因为有潜规则在运行,这些潜规则通过不正确的用人导向体现了出来。比如有的地方用干部过分看重干部的能力,不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重才轻德的偏向;有的地方过分看重GDP,看重干部抓的各种项目、工程,看重干部眼前的政绩,对为群众办实事、为长远打基础则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凭主要领导的个人好恶用干部,不适当地提拔重用与领导关系好的干部以及领导身边的干部,等等。对于党性教育和实际用人两张皮现象,访谈中一位市委组织部长这样说: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我们倡导的那些东西在现实某些反面的东西面前是那样无力和苍白。现在选干部什么是最优秀的?必须是能干的,能把经济搞上去,而不非得是焦裕禄。以经济为中心,这没错。但这种选拔干部的导向又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杠杆。而且那个东西连带很多利益。有些时候用的是那些有缺点毛病的,甚至是作风不好、出事儿的干部。有些时候不是我们光上课教育就管用的。你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本身就是标准,就是导向,教育是这样教育的,用又是那样用的。这比你作报告、搞培训管用多了。

      3.法规制度不健全,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力。(本报告的制度概念,不仅包括党规党法,还包括通知、条例、意见、规定等党内文件。)制度规范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监督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力两项相加,有近60%的被调查者把干部党性党风出现问题的原因归为制度方面,制度建设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因素。

      目前,制度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度的形成。(1)制度设计不科学。有的制度只是原则性地提出一些要求,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调研中有同志称之为制度建设的死角。比如对于宗旨意识淡薄、不讲原则、言行不一、铺张浪费、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科学界定和量化的处理标准。(2)制度之间不配套,甚至新旧制度矛盾。比如,调研中某市下属区的一位组织部长认为,目前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与选人用人制度不配套,干部选任机制及《公务员法》与干部的激励机制不配套,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也缺乏配套。(3)一些制度几十年一贯制,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无法起到约束作用,制度成了摆设,相关的行为约束缺失。(4)制度产生的过程有失科学,有的没有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往往导致刚刚出台的制度就难以施行。

      另一个是制度的执行。调研中一些同志反映,尽管我们有些制度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哪怕是把那些不太健全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情况也会有很大改观。(1)执行中的形式主义,即一项制度出台后,大多是层层开会、发文件,照转、照抄,实质性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欠缺。还有一种情况是表面上执行了,实际是糊弄。调研中有一位基层组织部长这样评价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的落实情况:80-90%的人填写不真实,是在敷衍党组织。(2)执纪不严。有的地方党委和纪检机关对存在不很严重违规行为的领导干部睁一眼闭一眼,有的对作风不正的行为一忍再忍。有的该处理的不处理、该判刑的不判刑,降低了党纪国法的威慑力,也削弱了法规制度的约束力。

      4.监督不到位。调查问卷中,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存在问题的原因选项中,监督制度不健全成为首选项。调研情况表明,监督不到位,既有党内监督制度及其执行的问题,也有外部监督体系的主体缺位、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有的同志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状况描述为:上级太远,下级太难,组织太软,纪委太迟。

      一是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没有很好落实。一些监督制度笼统抽象,缺乏具体程序性规定,导致执行过程中弹性过大;有的地方制订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得不到落实,成为一纸空文;监管渠道不畅,特别是同级监督乏力。

      二是党外监督薄弱。从监督主体来看,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各民主党派,由于途径渠道不畅、方式方法不足等原因,往往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特别是普通群众,对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等还不够了解,不同程度存在不知如何监督,甚至不敢监督的现象。社会环境对群众监督也不很宽容,把群众在网上揭露官员贪腐事件说成是仇官,看不到这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的一种体现。另一个重要的监督主体——大众传媒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不到位,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的作风问题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办法。

      此外,目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在监督体系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中了解到,80%的被调查者不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党性党风情况的,并且,这个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党驾驭网络的能力有待提高,加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且有炒作之嫌,使真正的网络监督难以形成。

          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解决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中许多同志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现提炼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调研中很多同志谈到,当前党性党风建设能否搞好,与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能否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带头坚持党性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关系极大。有的同志还引用了邓小平的话: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闻不问,怎么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178页)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作出表率,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和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上,作出规划,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具体部署。要在纠正不正之风上做全党的表率,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更要从上级领导机关做起;出台文件(特别是省以下党委),要具体化,有较强的操作性;领导讲话要言之有物,提倡亲自动手。对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2.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的实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的重要途径。要针对党性党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好党校阵地熔炉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让党员干部学好马列、学好党史、学好党的基本理论。有的同志建议,党校应把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以及建国初期党性教育的材料列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的教材。要切实改进教育方法,将党校培训、在职学习、业余自学与党组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将学习理论、打好思想基础与正确开展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运用先进典型的正面教育与运用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离不开实践,要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觉悟,要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近年来,不少省市创造出领导干部走进千家万户、领导干部到艰苦地方和信访部门挂职等有效做法和经验,应当进一步总结、推广。

      3.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人用人。导向是路标,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中,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影响最直接的是用人导向。在问卷调查中,对如何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建设的问题,有49.5%的回答者选择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破除用人上的潜规则。这应引起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选人用人要严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不能降低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要充分发扬民主,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依靠广大党员群众选好人、选准人。调研中有些同志反映,现在的笔试、面试、心理测试,难以体现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考试考不出人品、党性、作风。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办法,细化考察的流程,增加考察的权重,认真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实反映。要注意研究改进考察干部党性和作风的方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党性和作风情况。应当把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基层、信访部门及艰苦地区的锻炼。这样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和优良作风的养成。

      4.加大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的力度。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有赖于制度机制作保障。据中央纪委法规室、监察部法规司编写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现行法规制度全书》统计,改革开放之后,从197812月至20053月,党和国家出台的党风廉政制度法规共有1146件。以后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法规。然而,由于贯彻执行的力度不够,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的同时,应加大对党规党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大对违反制度法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处理偏软等问题。应加大监督力度,着力研究解决监督不到位、批评难开展的问题,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康地开展起来,发挥广大党员和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应注意运用舆论工具,特别是要把握网络监督的主动权,引导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的有效平台、有力途径。

      5.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理论研究。在调研中我们感到,目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党性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对党性的理解,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认识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党性和党风,党性原则和党的作风应当有哪些新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应当有那些新要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有哪些新途径新方法,等等,都需要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给以科学的回答。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专门力量,紧密联系党内生活实际,强化党性党风建设理论体系研究,对新形势下党性党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回答,以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建设实践,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    20107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5?www.njgl.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京市鼓楼区老干部局?苏ICP备06055341号
推荐使用IE6.0,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